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市校共建战略走深走实,5月23日,由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我校市校共建办公室、产业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学院联合主办的"集成电路领域产业融合创新对接活动"在蠡湖校区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作为市校共建系列活动的首场重磅行动,汇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擘画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蓝图。
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鑫、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燕、江南大学市校共建办公室主任奚晓岚、江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顾晓峰等相关领导与教授,以及中科芯、芯朋微、中微腾芯、首芯半导体、辉龙电热电器等30余家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江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耿向阳主持了本次活动。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鑫在致辞中强调,江南大学始终将服务地方发展作为重要使命,通过构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体系,创新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定制化培养”等育人模式,学校特别成立市校共建办公室,统筹推进与无锡市在学科建设、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本次对接活动正是落实"名城名校"战略的生动实践。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燕在致辞中强调,为了务实推动无锡与江大市校产业融合创新,今天从集成电路领域开始挖掘江大“这座家门口的富矿”,组织3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与江大团队精准对接,推动江大集成电路设计、MEMS传感器、光电集成、宽禁带半导体、新型存储、新型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实现从“研究到研发、老师到老板、就业到创业、场景到风景”转变。集成电路学院院长顾晓峰系统展示了学院的创新发展路径。学院始终秉持“立足无锡、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为办学宗旨,持续深化校地企协同创新,积极助推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学院建立了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形成了“技术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良性生态。
在科研成果路演环节,我校集成电路领域六大科研团队集中亮相:姜岩峰团队的高精度传感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黄伟团队在模拟芯片特色工艺领域打破国外垄断;肖少庆团队研发的低维半导体材料为柔性电子开辟新赛道;虞致国团队在先进集成电路设计方面主持了多项重点重大项目;敖金平团队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倪屹团队研发的多维智能感知系统成功应用于工业物联网场景。这些彰显江大硬核实力的创新成果,为无锡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贡献了江大智慧。
在对接会上,来自北京大学EDA研究院、无锡吴越半导体有限公司、先导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无锡中微腾芯电子有限公司以及无锡邑文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先后发言,详细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发展概况、核心业务方向以及技术研发需求等。企业代表们一致表示,期待与江南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了我校无锡市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入了解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研发进展。
此次对接活动标志着市校共建进入"双向赋能"新阶段。江南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无锡市的战略合作,通过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打造环江大科创生态圈等创新举措,共同谱写校地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为无锡建设"465"现代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马鑫致辞

吴燕致辞

顾晓峰介绍集成电路学院